電磁波屏蔽膜在存儲、使用及設計時需關注以下核心問題,以確保其屏蔽效能與長期穩定性:
一、存儲環境控製
溫度與濕度
存儲條件:溫度控製在 0℃~10℃,相對濕度 ≤70%(部分產品要求≤65%)。
風險分析:
高溫:加速材料老化,導致導電層氧化或膠層軟化,降低屏蔽效能。
高濕:金屬屏蔽層(如銀、銅)易腐蝕,形成氧化層(如銅綠),增加接觸電阻;吸濕可能導致材料分層或變形。
低溫:某些膠層可能變脆,影響後續加工性能。
案例:某品牌電磁屏蔽膜在30℃、80%RH環境下存儲3個月後,屏蔽效能下降20%,因導電層氧化導致。
密封與包裝
原包裝密封:未使用的屏蔽膜需保留原包裝(如真空袋、防靜電袋),並加入幹燥劑防潮。
開封後處理:開封後需重新密封,或使用氮氣填充包裝,避免空氣中的水分和氧氣接觸材料。
運輸保護:外包紙箱需固定牢固,防止運輸中振動導致材料損傷(如屏蔽層脫落或褶皺)。
保質期管理
有效期限製:多數產品保質期為 3~6個月(如0℃~10℃下存儲),超出期限需重新檢測性能。
先進先出(FIFO):按生產日期順序使用,避免長期庫存導致材料失效。
二、使用工藝規範
回溫處理
冷庫取出後:需在室溫(22℃±2℃)中平衡 6小時以上,避免結霜影響品質。
緊急使用:若需快速回溫,可使用恒溫箱(如40℃)加熱1~2小時,但需避免高溫導致材料變形。
加工環境控製
溫度與濕度:開料、鑽孔、衝切等工序需在 溫度≤23℃、濕度≤65% 環境下操作,防止材料吸濕或靜電吸附灰塵。
時間限製:開料後建議 7~10天內 完成預貼合及快壓固化,避免膠層老化導致粘接不良。
操作步驟要點
預貼合:使用加熱台(80℃~100℃)進行預貼合,確保屏蔽膜與基材緊密結合,防止後續壓合時偏位。
快壓工藝:
溫度:170℃~180℃
壓力:100~150kg/cm?
時間:90秒以上
注意:壓合需在20秒內啟動,避免屏蔽膜受熱變形。
固化處理:160℃~170℃固化1~2小時,消除內應力,提升粘接強度。
特殊工藝要求
烘烤去潮:組裝(SMT)前需烘烤(150℃、1小時或130℃、2小時),去除材料內部水分,防止焊接時爆板。
孔洞處理:避開無覆蓋膜的PTH/NPTH孔,若無法避免,需用真空快壓機降低壓力(≤30kgf/cm?)壓合,防止孔破。
三、材料兼容性與設計
化學兼容性
不耐溶劑:部分屏蔽膜不耐水相封孔劑、助焊劑,使用前需測試確認兼容性。
環保要求:符合ROHS、無鹵素等標準,避免有害物質釋放影響設備性能。
結構設計優化
屏蔽層完整性:確保屏蔽層無破損或縫隙,否則電磁波會從缺陷處泄漏。
接地設計:屏蔽膜需通過導電膠或金屬彈片可靠接地,否則屏蔽效能大幅下降。
避免網格結構:金屬網格膜易產生摩爾紋、眩暈效果,且邊緣易氧化,不適用於高精度場景。
四、性能檢測與維護
定期檢測
電阻測試:使用四探針法測試屏蔽膜表麵電阻,確保導電性符合要求(如≤1Ω/sq)。
屏蔽效能測試:通過GTEM小室或暗室測試屏蔽效能(如60dB@1GHz),驗證材料性能。
附著力測試:用百格刀劃格後粘貼膠帶,檢查屏蔽層是否脫落(附著力需≥4B級)。
失效分析
常見問題:屏蔽效能下降、膠層脫落、金屬層氧化等。
解決方案:優化存儲條件、改進加工工藝、更換兼容性更好的材料。